1潘 |
祖梁.非线性问题的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
2陈 |
乃明,王如路,刘宝琛. 岩体节理网络分形的计算机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6,15(3):225~256
|
3L |
apointe P R. A method to characterizefracture density and connectvity through fractal geometry[J].Int. J.Rock Mech.Min.Sci.& Geomech. Abstr.,1988,25(6):421~429
|
4李 |
廷芥,王耀辉,张梅英等. 岩石裂纹的分形特性及岩爆机理研
|
究[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1):6~10
|
5王 |
金安,谢和平,田晓燕等. 岩石断裂表面分形测量的尺度效应[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1):11~17
|
6王 |
泳嘉,冯夏庭. 化学环境侵蚀下的岩石破裂特性——第二部分:时间分形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5):551~556
|
7于 |
广明,孙洪泉,赵建锋. 采矿引起地表点动态下沉的分形增长规律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1):34~37
|
8蔡 |
美峰,王金安,王双红. 玲珑金矿深部开采岩体能量分析与岩爆综合预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1):38~42
|
9连 |
建发,慎乃齐,张杰坤. 分形理论在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
|
究[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增):1 695~1 698
|
10 |
秦四清,张倬元,王士天等. 非线形工程地质学导引[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
11 |
韩文峰.黄河黑山峡大柳树松动岩体工程地质研究[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
12 |
王在泉,华安增.节理岩体损伤变量确定的分形方法[J].岩土力学,1998,19(2):45~48
|
13 |
陈剑平,肖树芳,王 清. 随机不连续面三维网络计算机模拟原
|
理[M] |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