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采编系统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1982年
刊期:月刊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出版:科学出版社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38-315
  二维码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更多>>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新闻消息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4年“陈宗基讲座”暨矿山采动应力与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高端论坛特邀报告目录

排名不分先后

康红普 院士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开采研究院院长,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矿山掘进与支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及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主任。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从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研究,在煤岩体地质力学测试技术、煤矿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与控制理论、锚固与注浆加固技术、水力压裂卸压技术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一等奖1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5部,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5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称号;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奖励。

报告题目:煤矿采动应力演化与围岩控制

赵阳升 院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监事长。主要从事煤层气、盐矿、油页岩和干热岩地热等下一代资源能源开采的科学技术研究,是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他发现了物理、化学改性固体矿床多孔化和流体化演变规律,创立了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理论体系,创建了破裂、溶解、热解为主体的相应技术体系,已在全国许多座煤矿、盐矿应用,即将应用于油页岩、干热岩地热工业开发等。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自然科学或技术发明一等奖4项,出版专著6部,授权发明专利44件,发表学术论文430余篇。培养博士和博士后66名,其中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所带领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报告题目:煤炭资源低碳开发利用的研究与思考

伍法权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副主席、秘书长 IAEG中国国家小组主席。曾任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从事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研究40年,主持国家基金、中国科学院、铁道部和长江三峡、南水北调西线,以及兰渝铁路重大研究项目50余项 。曾担任国务院三峡办三峡库区第三期高边坡防护规划专家工作组组长。创立统计岩体力学理论与应用技术体系,获得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终身成就奖Hans Cloos Medal,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奖7项。

报告题目:从点荷载测试到岩体数字化的联想

刘泉声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土木工程“双一流”建设学科负责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煤炭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暨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理事长;《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矿业科学学报》、《煤炭科学技术》、《Rock Mechanics Bulletin》编委,《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副主编、《煤炭科技》编委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深部工程围岩稳定控制与碎胀大变形灾害防控、复杂地层TBM高效掘进及安全控制、煤矿采掘过程煤岩信息智能化感知识别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0多项、重大工程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SCI论文250篇(第一/通讯作者136篇)、 EI论文460篇(第一/通讯作者276篇)。获发明专利66项,出版专著3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排名1112)、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1)、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排名1)。

报告题目:煤矿深部巷道碎胀大变形灾害控制及TBM安全高效掘进关键技术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智能掘进与岩层控制团队负责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徐州工程学院校长,兼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专家组常务副组长及井巷技术组组长、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学报》《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等期刊编委。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承担企业合作攻关项目100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230篇,其中SCI70篇,EI115篇,论著6本。授权国内发明专利111件、国外专利26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张农教授

报告题目:煤矿巷道智能快掘与围岩控制

吴宏伟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兼广州校区副校长,主要从事非饱和土力学、生态岩土学及土-结构作用领域的研究工作。他是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海外类)项目获得者、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籍)。曾任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主席(2017-2022) ,为该学会成立87年以来首位中国籍主席;现任国际著名的加拿大岩土工程学报《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主编。曾荣获2022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0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第1)2015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第4)、2002茅以升青年奖。他还获得众多国际科研奖励,包括2022国际滑坡学会Varnes Medal2022加拿大岩土工程学会Fredlund Award、三次R. M. Quigley Award201720132008)以及2017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Telford Premium Award等。

报告题目:泥石流与多重刚性结构的撞击机理及科学设计

来兴平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科技大学校长,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先后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等,兼任教育部地学部委员、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煤炭工业先进工作者、霍英东基金会第九届青年教师等。主要从事西部矿区动力灾害预报技术、复杂难采煤层科学开发理论等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特色是以“声---力”参量实测为基础,创建了矿山采矿设计与优化的技术体系,实现了西部矿区动力灾害防治从理论到工程实践的突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项,获省部级一等奖11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7部。

报告题目:坚硬特厚煤岩体强采动失稳精准防治关键技术与示范

张玉芳 研究员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带头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滑坡与工程边坡分会常务副理事长,陆地交通气象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首席科学家,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获得者,川藏铁路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长期从事地质灾害致灾理论、防治技术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12项,承担了复杂地质灾害勘查、设计、监测、评估、咨询、施工项目千余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排名第2)、省部级一等奖3(2项第一、1项第二)、二等奖3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行业/地方标准6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0项。在全国铁路、公路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具有较高影响。

报告题目:深部采动对铁路运行安全影响的工程实例分析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河北省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河北省杰青。现任石家在铁道大学副校长、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北省金属矿山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兼任河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委。主要从事低渗透资源储层改造与工程地质灾害防控方面的研究,近五年主持国家基金面上项目、河北省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纵横向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9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主编地方标准2部,出版著作2部;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报告题目:低渗透砂岩铀储层增渗理论与技术研究

高富强 研究员

博士,研究员,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一级首席科学家,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壳应力与地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采矿岩石力学分会副理事长、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副主编。长期致力于“矿山岩体力学及巷道围岩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20余项,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33篇,SCI他引1800余次,四篇文章SCI他引次数过百,单篇最高SCI他引160余次。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影响力榜单”。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

报告题目:煤岩冲击破坏的尺寸效应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人才工程(百人层次)”、 “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B类)、“国家级人才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兼任国际结构健康监测协会(ISHMII)理事、中国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备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分会理事、《Pacific Science Review》、《中国测试》、《油气储运》等期刊编委。负责完成“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973”项目(子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工程应用及产业化项目60余项(含国家基金项目8项)。发表期刊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期刊收录70余篇),学术专著4部(章节),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完成标准6部、软件著作5项,国内外特邀报告30余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7项。培养博士后4人、毕业博士15人、硕士70余人。

报告题目:热带海岛工程几个前沿问题

晏鄂川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工程地质国家级教学团队骨干成员,国家精品课程《工程地质学基础》骨干编写者、第一批视频公开课《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主要讲授人。获“挑战杯全国优秀指导老师”、第一批“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称号。现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地质工程技术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专家委员会成员、自然资源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组成员。从事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领域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与利用(含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地质环境保护、地下水封储能洞库评价与设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才项目与博士学科点基金、原国土资源部项目、三峡库区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等20余项;在工程地质模型、斜坡灾变与演化、滑坡防治设计与防治效果研究、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与利用方面研究特色明显,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1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11项。

报告题目:大型地下水封洞库的工程地质实践研究

  研究员

研究员,博士,现任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巷道矿压与支护技术研究分院院长,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锚注分会副理事长、软岩分会理事。主要从事煤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围绕巷道预应力支护理论、锚杆支护成套技术与支护-改性-卸压协同控制技术,重点开展深部、软岩、动压等复杂困难巷道围岩支护与加固、坚硬岩层水力压裂卸压等技术攻关。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基金、科技部863计划、省部级重点研发等科技项目5项,集团内部基金及企业委托项目150余项,提升了我国主要矿区巷道围岩控制效果与安全高效采掘水平。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0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

报告题目:煤矿坚硬岩层水压预裂可压性评价方法及应用

 

  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工作),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获得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优秀青年岩石工程奖(年度唯一)、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等称号。担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兼职副秘书长、理事,采矿岩石力学分会党组组长、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副理事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指南专家与总体专家,担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与《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等期刊编委。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6项科研项目;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6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6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与省部级奖励13项。

报告题目:深井动力冲击切顶吸能补偿控制方法与关键技术

张友良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海南省“领军人才”,海南省“南海名家”,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2004.4-2005.6获英国Royal Society BP Fellowship奖励资助,在Durham University从事大规模并行计算研究。2005-2008年,受聘于Durham University,参加英国EPSRC和欧盟国际合作项目MUSE等项目的研究。2009-2017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基于E级计算机的大规模高性能并行计算、高性能人工智能算法与应用、有限元与数值流形方法研究、热带边坡生态治理和海岛地下工程等。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973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地区项目、海南省创新研究团队项目、海南省院士团队创新中心平台等科研项目。在《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Science China》、《岩土力学》、《力学学报》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SCI/EI论文30多篇,拥有软件著作权8项,获发明专利15余项。

报告题目:热带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生态治理

张延杰 研究员

研究员,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入选水利部“水利青年科技英才”、云南省兴滇英才计划(原云南省千人计划)、云南省“云岭工匠”,现任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限公司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兼任科创中国岩石力学与重大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联合体理事、长江技术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委会常务委员,山东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校外导师等。长期从事隧道建设与岩土工程研究与实践,依托滇中引水工程的十大世界级技术难题开展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在隧洞突涌水(泥)灾害防治、软岩大变形控制、活动断裂带穿越、全断面TBM工艺等领域实现多项创新突破。获得隧道建设、水利工程、地基处理等方面技术成果和奖励70余项,其中包含省部级科研奖励6项,厅局级奖励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6篇;授权专利18件,软件著作3项;编制省部级工法3项;参编专著1部、团体标准规范3项。

报告题目:砂化白云岩隧洞突水涌砂演化过程及防突岩盘安全厚度研究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钱七虎奖”获得者,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兼职副秘书长和青委会副主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委等。2012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后在斯坦福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计算工程地质研究,在岩土离散元理论研究,系统研发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成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10余项。已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论文SCI他引1600余次;出版中英文专著各1 部;主讲课程入选江苏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已申请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PCT国际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2016年获工程地质“谷德振青年科技奖”;2017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9年,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离散元软件MatDEM获“中国数字仿真自主软件创新奖”;2022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4);2023年获江苏专利银奖(排名1)。

报告题目:基于离散元法的岩土振动仿真和人工智能事件识别

郤保平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委员,山西省委联系专家。现任教于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主要从事高温岩石力学与热破坏理论、深部地热开发与利用、地下空间工程理论与技术方面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他引12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项,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其中山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第一)、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二)。

报告题目:深部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地热开采系统构建理论与技术

李地元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现任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和岩石力学测试专委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岩石力学和岩石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岩石裂纹扩展特性测试技术与表征、岩石断裂力学行为与测试、硬岩板裂破坏机理和判据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含湖南省杰青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主持校企合作项目十余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27篇,科睿唯安H指数35,近三年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出版专著1部、教材4部。申请专利32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先后获省部级和行业协会科技奖励8项。

报告题目:不同加载方式下岩石裂纹扩展特性试验测试技术与表征

 

 
版权所有 © 2005-2016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
   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小洪山(邮编:430071) 电话:(027)87199250 传真:(027)87199250 E-mail: rock@whrsm.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010-82358270,E-mail: support@magtech.com.cn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3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