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针对含有软弱夹层的岩体边坡失稳问题,考虑软弱夹层的应变弱化特性,运用突变理论方法,建立了燕尾型突变模型。基于建立的突变模式,对含有一个软弱夹层的岩体边坡定量的分析了滑坡演化过程中的突跳特性;对于包含多个软弱夹层的岩体边坡,根据势函数极值点个数的不同,定性的分析了随着控制参量的变化,边坡失稳中突跳的可能性。
|
|
关键词 :
岩体边坡,
燕尾型突变模型,
软弱夹层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王帅帅,高 波,周 裕,马 敏. 隧道洞口含软弱夹层仰坡振动台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2699-2705. |
[2] |
王观石1,王星光1,胡世丽1,2 . 岩体软弱夹层的弹性模量动力测试方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09): 13-13. |
[3] |
刘汉香,许 强,周 飞,杨 峥,王 峰. 含软弱夹层斜坡地震动力响应特性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05): 994-1005. |
[4] |
吴旭平,杨新安,李亚翠,张建波. 含软弱夹层浅埋隧道变形特性及控制指标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sl): 2685-2691. |
[5] |
李祥龙1,2,唐辉明1,王立朝2. 顺层岩体边坡地震动力破坏离心机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4): 729-736. |
[6] |
王 宇1,李建林1,刘 锋2 . 坝基软弱夹层剪切蠕变及其长期强度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s2): 3378-3384. |
[7] |
黎华清1,甘伏平1,陈玉玲1,程展林2,饶锡保2,肖国强2. 深厚覆盖层结构面及软弱夹层诊断与定位——以金沙江下游乌东德水电站坝址为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s2): 3486-3492. |
[8] |
李龙起1,罗书学1,魏文凯1,王运超1,徐 华1,徐 骏2. 降雨入渗对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性状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9): 1772-1778. |
[9] |
姜德义1,任 涛1,陈 结1,任 松1,范学勤1,杨春和1,2. 含软弱夹层盐岩型盐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9): 1797-1803. |
[10] |
伍国军1,陈卫忠1,2,杨建平1,谭贤君1. 基于软弱夹层损伤破坏模型的软岩巷道支护优化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S2): 4129-4135. |
[11] |
裴向军,黄润秋,李世贵. 强震崩塌岩体冲击桥墩动力响应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S2): 3995-4001. |
[12] |
郑文棠1,2,程小久1,李焯芬2,符文熹3,周家文3. 核电厂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S2): 3514-3521. |
[13] |
朱永生1,朱焕春1,石安池2,孟国涛1.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白鹤滩水电站复杂块体稳定性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10): 2068-2075. |
[14] |
卢海峰,陈从新,袁从华,于洪丹,沈 强. 巴东组红层软岩缓倾顺层边坡破坏机制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S2): 3569-3577. |
[15] |
张志强,李宁,陈方方,SWOBODAG. 软弱夹层厚度模拟实用方法及其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S1): 2637-264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