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路堤荷载下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 复合地基监测分析
|
朱志铎,席培胜,张八芳,周礼红,朱芝华 |
|
|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REINFORCED BY T-SHAPED BIDIRECTIONAL SOIL-CEMENT DEEP MIXING PILE UNDER EMBANKMENT LOADS |
| [1] |
郭 璇1,张鸿儒1,蒙 蛟1,张晓新2,王梦恕1,祝 瑛1. 软弱围岩隧道管棚预支护开挖土压分布模型试验[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6): 1214-1224. |
| [2] |
李 林1,2,李镜培1,2,孙德安3,岳著文1,2. 考虑天然黏土应力各向异性的静压沉桩效应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5): 1055-1064. |
| [3] |
马 莉1,李 盛2,王起才2,耿少波3,张延杰2,李建新2. 沟槽式高填黄土明洞卸载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5): 1065-1071. |
| [4] |
陈林靖1,余其凤1,戴自航1,2. 纵横弯曲桩计算的综合刚度和双参数法的有限差分解[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3): 613-622. |
| [5] |
石振明1,2,刘 鎏1,2,彭 铭1,2,陶凤娟1,2,刘春生3. 钻孔灌注桩桩底溶洞声呐探测方法及应用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1): 177-186. |
| [6] |
刘彦辰1,2,刘汉龙3,4,杨 贵1,2,刘 平1,2. 混凝土–堆石混合坝土压力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04): 784-791. |
| [7] |
李连祥1,2,符庆宏1,2,张永磊1,2,鲁芬婷1,2. 基坑离心模型试验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04): 856-864. |
| [8] |
李鹏举1,2,周海清1,2,苏 杭1,2,吴润泽1,2,滕云龙3. 基于U型钢板桩施工的动态勘察技术的现场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3553-3563. |
| [9] |
朱才辉,李 宁. 基于修正FDA方法的黄土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3408-3417. |
| [10] |
文 明,张顶立,房 倩,张良以. 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的NARXNN时间序列预测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3306-3312. |
| [11] |
张丁丁1,柴 敬1,2,李 毅1,2,孙亚运1,刘显威1,张桂花1,袁 强1. 松散层沉降光纤光栅监测的应变传递及其工程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3289-3297. |
| [12] |
孙 毅,张顶立,房 倩,于富才,台启民. 北京地区坑中坑工程地表沉降预测方法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3491-3498. |
| [13] |
丁保军,吴贤国,张立茂,仲景冰,刘 洋. 基于DBN的盾构隧道施工参数优化方法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3215-3222. |
| [14] |
万 征,秋仁东. 桩侧桩端后注浆灌注桩水平静载特性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3588-3596. |
| [15] |
林庆涛,朱建明,康 瑶. 考虑土拱效应的挡土墙空间土压力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09): 9-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