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遗传算法的岩土本构模型辨识 |
高玮;郑颖人 |
|
IDENTIFICATION OF THE GEOMATERIAL CONSTITUTIVE MODEL BASED ON GENETIC ALOGRITHM |
[1] |
常 丹1,刘建坤1,李 旭1,2. 冻融循环下青藏粉砂土双屈服面本构模型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3): 623-630. |
[2] |
熊勇林1,2,朱合华1,2,张 升3,叶冠林4,张 锋5. 考虑围压效应的修正软岩热弹黏塑性本构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2): 225-230. |
[3] |
王 春,唐礼忠,程露萍,邓丽凡,翦英骅,蒋 锋. 一维高应力及重复冲击共同作用下岩石的本构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2868-2878. |
[4] |
郭清露1,2,荣 冠1,2,姚孟迪1,程 龙1,杨 洁1,彭 俊1. 大理岩热损伤声发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12): 2388-2400. |
[5] |
袁小清1,刘红岩1,2,刘京平1. 冻融荷载耦合作用下节理岩体损伤本构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08): 1602-1611. |
[6] |
闻 磊1,2,李夕兵1,吴秋红1,翁 磊1,苏 伟2. 冻融循环作用下花岗斑岩动载强度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07): 1-1. |
[7] |
徐 鹏,杨圣奇. 循环加卸载下煤的黏弹塑性蠕变本构关系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03): 537-545. |
[8] |
刘 武1,2,陈益峰1,2,胡 冉1,2,周创兵1,2. 基于非稳定渗流过程的岩体渗透特性反演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02): 362-373. |
[9] |
李杭州1,2,廖红建1,宋 丽1,任佳宁1,冷先伦2. 双剪统一弹塑性应变软化本构模型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4): 720-728. |
[10] |
王海兵1,2,寿列枫2,张建鑫2,田 宙2,欧卓成1,周 刚2. 弹丸撞击下花岗岩靶破坏效应实验与数值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2): 366-375. |
[11] |
王春波1,2,丁文其1,2,乔亚飞1,2. 硬化土本构模型在FLAC3D中的开发及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1): 199-208. |
[12] |
朱建明1,程海峰1,姚仰平2. 基于SMP准则的破裂岩统计损伤软化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s2): 3160-3168. |
[13] |
肖建清1,2,冯夏庭2,张腊春3,邱士利2. 均匀地应力场下圆形隧道静态弹塑性解析方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s2): 3466-3477. |
[14] |
卢兴利1,刘泉声1,苏培芳2. 考虑扩容碎胀特性的岩石本构模型研究与验证[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9): 1886-1893. |
[15] |
王明洋1,2,解东升1,李 杰1,2,张 宁1. 深部岩体变形破坏动态本构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6): 1112-112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