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黄石市板岩山危岩体勘察结果及形成机理认识基础上, 应用作者开发的病害边坡治理方案选择智能辅助决 策系统IADM SCCPU S 优化了防治方案。
|
|
关键词 :
板岩山危岩体,
地质灾害,
防治决策
|
收稿日期: 1999-04-05
|
[1] |
尚彦军,李 坤,王开洋. 从施工地质灾害看岩体结构动态控制作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6): 1129-1136. |
[2] |
钱七虎. 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10): 1945-1956. |
[3] |
王启国,张良平. 西藏中波河段大型碎屑流成因机制及防治对策[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11): 2293-2302. |
[4] |
王振宇1,程围峰1,刘 越2,张玉浩3. 基于掌子面编录和地质雷达的综合超前预报技术[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S2): 3549-3557. |
[5] |
赵松江,孙书勤. 滑坡治理工程中锚索与精轧钢锚杆应用对比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1): 3181-3181. |
[6] |
庄卫林,刘振宇,蒋劲松. 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分析及对策[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07): 1377-1387. |
[7] |
李渝生,黄润秋. 5.12汶川大地震损毁城镇的震害效应与重建选址问题[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07): 1370-1376. |
[8] |
黄润秋. 汶川8.0级地震触发崩滑灾害机制及其地质力学模式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06): 1239-1239. |
[9] |
黄润秋,刘卫华,. 平台对滚石停积作用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03): 516-0516. |
[10] |
黄润秋,李为乐.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 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12): 2585-2585. |
[11] |
杨志法,赵汝斌,王靖,张路青,袁广祥,高千. 安县西部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及工程 地质力学问题思考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09): 1807-1807. |
[12] |
李晓,李守定,陈剑,廖秋林. 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09): 1792-1792. |
[13] |
李术才,薛翊国,张庆松,李树忱,李利平,孙克国,葛颜慧,苏茂鑫,钟世航,李貅. 高风险岩溶地区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综合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07): 1297-1297. |
[14] |
许利凯,李世海,刘晓宇,冯春. 三峡库区奉节天池滑坡实时遥测技术应用实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26(S2): 4477-4477. |
[15] |
许利凯,李世海,刘晓宇,冯春. 三峡库区奉节天池滑坡实时遥测技术应用实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26(S2): 4477-447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