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文献调研、回顾总结研究发展史的基础上, 进行了滑坡机理及其预测预报的力学研究, 在以下三个方面 取得具体成果: (1) 破坏机理与稳定性分析 考虑土体的流变效应, 提出了滑坡渐进破坏的一个力学模型, 同时发展了传统边坡安全因子 的概念, 并建议了时间安全因子的定义。运用这个模型分析了三个不同坡角的边坡和一个已实际发生过的滑坡, 得到了传统的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不能得到的结果。通过数值模拟, 清晰地揭示了边坡渐进破坏的历时演化过程。针对洪水期江河堤岸溃坝 问题, 研究了水位变化对堤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初步论证了因潜水位变化的滞后引起的快速退水的危害性质。其次, 对于存 在岩土非线性响应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提出了一个线性简化方法, 这个方法既考虑了相关的非线性效应, 又易于工程计算, 且 不失必要的分析精度。 (2) 滑坡的临界时间预报 建立了基于塑性功率概念的临滑预报理论和方法, 这是对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在“黄茨 滑坡”(甘肃永靖县) 预报实践中提出的成功预报方法的完善和发展, 为该方法提供了一个较为严格的理论基础。这一预报模型 的建立, 不仅弥补了以往滑坡时间预报只停留在位移2时间变形曲线的数学处理上, 难以反映坡体内应力和强度变化的不足; 而且把滑坡预报从单桩预报发展为群桩预报, 使坡体变形的局部特征和整体特征有机地统一起来, 从而提高预报的成功率。通 过滑坡实例的数值预报验证, 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3) 高速滑坡的强度预测 通过分析高速远程滑坡的动力机制, 提出了一个可以同时考虑变形与滑速的不均匀性、考虑能 量转化与损耗的滑坡体运动模型。应用该模型可以模拟滑坡发生后滑体运动的全过程, 并且可预测滑体速度及危害范围。实例 计算证实了其有效性。
|
|
关键词 :
边坡稳定性,
渐进破坏,
临滑时间预报,
滑坡强度预测
|
收稿日期: 2000-01-12
|
[1] |
孙 聪,李春光,郑 宏,孙冠华,刘治军. 同时考虑张拉及剪切破坏的边坡上限原理有限元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2783-2791. |
[2] |
袁 维,李小春,白 冰,石 露. 一种考虑拉破坏的强度折减法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sl): 3009-3014. |
[3] |
刘天苹,李世海,刘晓宇. 节理化岩质边坡随机结构面有限元和离散元耦合计算方法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sl): 3114-3122. |
[4] |
李 昂1,邵国建1,范华林1,杜培荣2,朱义欢1. 基于细观层次的软硬互层状复合岩体力学特性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sl): 3042-3049. |
[5] |
李世海,周 东. 地质体渐进破坏面的计算模型与剪切面破坏准则[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s2): 3009-3015. |
[6] |
吴振君,汤 华,王水林,葛修润. 岩土样本数目对边坡可靠度分析的影响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s1): 2846-2854. |
[7] |
朱鸿鹄1,施 斌1,严珺凡1,陈 城1,李 煜1,王 静1,2,张 洁3. 基于分布式光纤应变感测的边坡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4): 821-828. |
[8] |
刘晓宇,赵 颖,刘 洋,李世海. 土质边坡极限平衡状态及临界滑动面的判定方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7): 1369-1378. |
[9] |
赵权利1,孙红月2,王智磊1,尚岳全1. 承压水对平推式滑坡的作用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4): 762-769. |
[10] |
任高峰,钱兆明,闫振雄,张世雄,张海峰. 基于轴比论的椭圆形深凹露天矿稳定性边坡形状确定方法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4): 675-680. |
[11] |
李利平1,2,李术才1,赵 勇3,李树忱1,王汉鹏1,刘 钦1,赵 岩1,原小帅1. 超大断面隧道软弱破碎围岩渐进破坏过程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3): 550-560. |
[12] |
邹宗兴1,唐辉明1,熊承仁2,吴益平1,刘 晓2,廖少波1. 大型顺层岩质滑坡渐进破坏地质力学模型与稳定性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11): 2222-2231. |
[13] |
宋 琨1,晏鄂川1,2,毛 伟1,张婷婷1. 广义Hoek-Brown准则中强度折减系数的确定[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1): 106-112. |
[14] |
邓东平,李 亮. 基于滑动面搜索新方法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拟静力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1): 86-98. |
[15] |
李秀珍1,2,孔纪名1,2,李胜伟3. 水电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概率分级方法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S2): 4025-403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