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葛云峰1,唐辉明1,王亮清1,熊承仁2,张 申1,汪丁建1. 剪切荷载下贯通结构面应变能演化机制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6): 1111-1121. |
[2] |
王 刚1,2,杨鑫祥2,张孝强2,李文鑫2,史林肯2. 基于DTM阈值分割法的孔裂隙煤岩体瓦斯渗流数值模拟[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1): 119-129. |
[3] |
石振明1,2,刘 鎏1,2,彭 铭1,2,陶凤娟1,2,刘春生3. 钻孔灌注桩桩底溶洞声呐探测方法及应用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1): 177-186. |
[4] |
聂利超. 隧道施工含水构造激发极化定量超前地质预报理论及其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11): 2374-2374. |
[5] |
黎华清1,甘伏平1,陈玉玲1,程展林2,饶锡保2,肖国强2. 深厚覆盖层结构面及软弱夹层诊断与定位——以金沙江下游乌东德水电站坝址为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s2): 3486-3492. |
[6] |
李杰林,周科平,张亚民,许玉娟.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岩石孔隙结构冻融损伤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6): 1208-1214. |
[7] |
刘 斌,聂利超,李术才,徐 磊,刘征宇,宋 杰,李利平,林春金. 三维电阻率空间结构约束反演成像方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11): 2258-2268. |
[8] |
李术才,刘 斌,李树忱,张庆松,聂利超,李利平,许振浩,钟世航. 基于激发极化法的隧道含水地质构造超前探测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7): 1297-1309. |
[9] |
豆海涛1,2,黄宏伟1,2,3,薛亚东1,2. 隧道衬砌渗漏水红外辐射特征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12): 2426-2434. |
[10] |
苏茂鑫,李术才,薛翊国,李貅,张庆松. 隧道掌子面前方低阻夹层的瞬变电磁探测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S1): 2645-2650. |
[11] |
刘斌,李术才,李树忱,李利平. 电阻率层析成像法监测系统在矿井突水模型试验中的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02): 297-307. |
[12] |
秦英译,王川婴. 前视井下电视和数字钻孔摄像在工程中的应用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26(S1): 2834-2834. |
[13] |
秦英译,王川婴. 前视井下电视和数字钻孔摄像在工程中的应用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26(S1): 2834-2834. |
[14] |
阙仁波,王奎华. 考虑土体三维波动效应时黏性阻尼土中桩的纵向振动特性及其应用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26(02): 381-381. |
[15] |
吴立新,吴育华,钟声,王川婴,李国华. 岩石撞击的热红外成像探测研究进展与方向[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25(11): 2180-218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