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刚体弹簧元法求解边坡、坝基动力安全系数 |
张建海; 范景伟 ;何江达 |
|
[1] |
蒙国往,周佳媚,高 波. 纤维混凝土隧道衬砌地震动力响应特性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6): 1173-1181. |
[2] |
姜立春1,2,曾俊佳2,王国伟2. 水平采空区群离散多自由度动力响应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1): 59-67. |
[3] |
韩 石,贡金鑫,张艳青. 地震作用下饱和回填砂土重力式挡土结构滑动与转动位移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1): 162-176. |
[4] |
杜文凤,彭苏萍,师素珍. 基于三维地震勘探研究地裂缝空间展布特征[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04): 778-783. |
[5] |
裴向军,黄润秋,崔圣华,杜 野,张伟锋. 大光包滑坡岩体碎裂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意义[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3106-3115. |
[6] |
阿比尔的1,2,郑颖人2,冯夏庭1,向钰周2. 隧道特征线法的修正与发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3067-3073. |
[7] |
王洪新. 考虑基坑形状和平面尺寸的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及异形基坑的稳定性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12): 2559-2571. |
[8] |
戴启权1,钱德玲1,张泽涵1,佟国锋1,杨远威1,钱礼平2. 液化场地超高层建筑群桩基础动力响应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12): 2572-2579. |
[9] |
王洪新. 考虑基坑形状和平面尺寸的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及异形基坑的抗隆起稳定性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10): 6-6. |
[10] |
阿比尔的1,2,冯夏庭1,郑颖人2,辛建平2. 岩土类材料应变分析与基于极限应变判据的极限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08): 1552-1560. |
[11] |
周亦涛1,2,陈福全1. 考虑土拱效应的非垂直挡墙地震主动土压力[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07): 17-17. |
[12] |
刘妮娜1,2,彭建兵1,2,韩冬冬1,黄强兵1,2,门玉明1,2,石玉玲1,2. 穿越活动地裂缝地铁隧道震害机制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07): 10-10. |
[13] |
王国波1,王亚西1,陈 斌3,于艳丽2. 隧道–土体–地表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响应影响因素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06): 23-23. |
[14] |
殷有泉1,李平恩2,邸 元1. 岩石结构的不稳定性和突跳现象[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05): 945-942. |
[15] |
刘汉香,许 强,周 飞,杨 峥,王 峰. 含软弱夹层斜坡地震动力响应特性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05): 994-100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