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斜交下穿地铁车站的影响与监测研究
李东海1,刘 军1,萧 岩1,关 龙2,孔 恒2,丁振明1
RESEARCH ON INFLUENCE AND MONITORING OF SHIELD TUNNEL OBLIQUELY CROSSING BENEATH EXISTING SUBWAY STATION
摘要 结合工程实例对盾构隧道斜交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同时通过穿越过程中的施工参数、结构变形监测数据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穿越中关键施工参数的选取和对既有车站的影响。控制盾构掘进参数,合理设定推进力、推进速度和土压力,加强同步注浆和二次补浆是控制既有地铁结构变形的有效措施。另外,通过实测数据分析总结既有车站结构变形规律,此次一端斜交下穿使得既有结构变形由垂直下沉变为扭转下沉,结构侧墙半槽形沉降曲线表明结构变形对列车的行车安全造成很不利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今后类似的下穿既有地铁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
关键词:隧道工程 ,
盾构隧道 ,
斜交穿越 ,
既有地铁 ,
结构变形 ,
监测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existing subway st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beneath oblique shield tunnel is analyzed based on engineering case. At the same time,the key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are researched by the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and monitoring data of structure deformation. By the analysis of monitoring data,the rule of structure deformation is obtained. It is useful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in future.
Key words :
Key words:tunnelling engineering
shield tunnel
obliquely crossing
existing subway
structur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收稿日期: 2009-02-09
[1]
严 鹏1,2,邹玉君1,2,卢文波1,2,胡英国1,2,冷振东1,2,张玉柱1,2,刘 亮1,2,胡浩然1,2,陈 明1,2,王高辉1,2. 基于爆破振动监测的岩石边坡开挖损伤区预测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3): 538-548.
[2]
马天辉1,唐春安1,唐烈先2,张文东3,王 龙1. 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岩爆预测机制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3): 470-483.
[3]
王士民1,于清洋1,彭 博1,2,何祥凡1,姚佳兵1. 基于塑性损伤的盾构隧道双层衬砌三维实体非连续接触模型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2): 303-311.
[4]
朱斯陶1,姜福兴1,K. J. A. Kouame1,李先锋2,谭文峰2,张 斌2,张 浩2. 深井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断层活化规律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1): 50-58.
[5]
冯夏庭1,吴世勇2,李邵军1,邱士利1,肖亚勋1,丰光亮1,申满斌2,曾雄辉2.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工程安全原位综合监测与分析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04): 649-657.
[6]
戴 峰1,李 彪1,徐奴文1,樊义林2,徐 剑2,刘 军3. 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过程微震特征分析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04): 692-703.
[7]
刘昌军1,刘会玲2,张顺福1. 基于激光点云直接比较算法的边坡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3281-3288.
[8]
陈 滔1,邓建辉1,李林芮1,刘铁新1,张正虎1,蒲晓峰2. 强烈松弛岩质边坡变形特征与稳定性评价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2607-2616.
[9]
朱才辉,李 宁. 基于修正FDA方法的黄土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分析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3408-3417.
[10]
余学义1,2,王 琦1,2,赵兵朝1,2,薄其山3,王洪涛3. 大采高双巷布置工作面巷间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3337-3347.
[11]
丁保军,吴贤国,张立茂,仲景冰,刘 洋. 基于DBN的盾构隧道施工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3215-3222.
[12]
白继文,李术才,刘人太,张庆松,张红军,沙 飞. 深部岩体断层滞后突水多场信息监测预警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11): 2327-2335.
[13]
姜耀东1,2,赵毅鑫1,3.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的研究现状:机制、预警与控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11): 2188-2204.
[14]
王国富1,2,路林海2,孙捷城1. 突变地质界面围岩稳定性分析及盾构推力判定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11): 2362-2372.
[15]
丰光亮,冯夏庭,陈炳瑞,肖亚勋,江 权,李邵军. 白鹤滩柱状节理玄武岩隧洞开挖微震活动时空演化特征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10): 1967-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