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采编系统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1982年
刊期:月刊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出版:科学出版社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38-315
  二维码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更多>>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新闻消息

朱维申先生学术思想座谈会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朱维申先生学术思想座谈会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715日,朱维申先生学术思想座谈会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编辑部主办。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学报主编何满潮院士出席会议并致辞。 

他指出,朱维申先生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更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重要奠基人和资深领导者。他曾任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是地下岩石工程专委会(现地下工程分会)的创始人,为学科共同体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深入践行开放科学的理念。朱维申先生担任了《学报》的两届主编与五届副主编,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守护学术质量,以开阔的视野引领期刊发展,更以无私的胸怀提携后学,使《学报》成为传播岩石力学前沿成果的重要平台,为《学报》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次座谈会旨在追思和传承先生的学术智慧和精神火炬,共同探索《学报》一流期刊的创建之路,以实际行动对朱维申先生致以最深切的缅怀。

他表示,针对期刊高质量发展,需聚焦两个回流问题,即文章回流与数据回流。他强调,学术期刊今后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思考和工作推进:一是,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学报文化。以朱维申先生的精神遗产为核心,系统梳理《学报》发展历史,将其打造为激励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二是,深刻领会开放科学的思想,提升服务效能与学术影响力。依托现有高质量数据资源与科研成果,不断提升对广大会员的服务质量,满足会员科研需求,畅通成果发布渠道;三是,深化开放科学战略,构建高水平期刊集群。统筹学科布局,打造特色鲜明、协同高效的岩石力学期刊矩阵,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开放科学实践,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

学报副主编李术才院士、周创兵院士、潘一山院士、李海波研究员、唐春安教授、杨强教授、姚仰平教授、邬爱清教高、刘才华研究员、佘诗刚研究员、《学报》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编委及编辑部成员,学会秘书处及国际事务秘书处全体成员、隧道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等17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周辉研究员主持会议。 

                                                                                                                                              


 

 《学报》编辑部主任刘贺娟研究员作题为学报发展历史回顾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举措研讨的报告,结合《学报》发展历程,重点回顾了学报创始人之一的朱维申先生在任主编期间,带领编委会实现《学报》被EI COMPENDEX PLUS收录的里程碑突破,为期刊后续的跨越式发展筑牢根基;还汇报了《学报》的出版体系建设、能力提升成果、所获荣誉和奖励,分析了新形势下期刊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探讨了推动《学报》高质量发展的相关举措。

 

自由发言环节,与会代表通过回顾与朱维申先生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交往点滴,回溯了朱先生在学术探索中勇攀高峰的执着精神、在教书育人中无私奉献精神、在期刊建设中高瞻远瞩的担当精神,同时对朱维申先生倾注大量心血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展开热烈讨论,为《学报》发展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与对策。

会上,何满潮理事长宣读了任命刘贺娟同志为《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第九届编委会常务副主编的决定并为其颁发聘书。

 
版权所有 © 2005-2016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
   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小洪山(邮编:430071) 电话:(027)87199250 传真:(027)87199250 E-mail: rock@whrsm.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010-82358270,E-mail: support@magtech.com.cn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3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