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加固预应力锚索 #br#
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br# |
杨 杰 |
(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福州 350001) |
|
CONSTRUCTION TECHNIQUE AND QUALITY CONTROL OF PRESTREESED CABLES FOR STABILIZING CUTTING #br#
SLOPES OF EXPRESSWAY #br# |
Young Jie |
(Fujian Provincie Expressway Limited Corporation, Fuzhou 350001 China) |
1 梁炯鋆. 锚固与注浆技术手册[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2 原国家冶金工业局主编.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
[1] |
周晨星1,2,胡 冉1,2,陈益峰1,2,周创兵1,2,3. 基于岩石微流控芯片的渗流–溶蚀可视化实验与溶蚀速率表征[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9): 2321-2333. |
[2] |
王晓琪1,2,齐消寒1,2,马 恒1,2,高 科1,2,董建军1,2. 基于图像测量的三轴流–固耦合试验平台的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9): 2360-2378. |
[3] |
胡鸿丽1,常素玲1,丛 宇1,2,王肖珊1,王在泉1,张纪刚1,2,李仁杰3,江 浩3. 变幅冲击荷载下水封洞库双隧洞岩体多波峰衰减效应的相似模型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7): 1897-1910. |
[4] |
张世殊. 水利水电深部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6): 1377-1404. |
[5] |
黄 阜,张 敏,王志文,王勇涛,肖 健. 基于空间离散技术的顶部隐伏溶洞诱发隧道围岩塌方破坏三维稳定性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5): 1191-1203. |
[6] |
张庆海1,2,许晓亮1,3,李建林1,武立华2,王小平1,时 全1. 冲击荷载下双裂隙砂岩渐进破坏特性及裂纹扩展机制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5): 1242-1256. |
[7] |
黄发明1,2,吴敦筱1,常志璐1,3,陈 茜1,陶 杰1,蒋水华1,周创兵1. 滑坡样本缺失下易发性规律和潜在滑坡识别的易发性–InSAR多源信息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3): 584-601. |
[8] |
陈 结1,2,孟历德仁1,崔 义1,3,蒲源源1,2,陈紫阳1. 基于声光联合试验的预制双裂隙砂岩损伤演化特征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1): 30-42. |
[9] |
傅帅旸1,2,李海波1,2,吴 迪1,2,王 犇1,2,刘黎旺3,李晓锋1,2. 基于波速场反演的爆破损伤区范围界定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4, 43(S1): 3257-3266. |
[10] |
王登科1,2,3,郭玉杰1,2,魏建平1,2,3,尚政杰4,王保国4,王岳栩4,. 割缝数量影响下穿层瓦斯抽采钻孔注浆后裂隙扩展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4, 43(S1): 3296-3309. |
[11] |
张敏捷1,李佳康2,张 峰3,裴华富3. 基于OFDR技术的分布式光纤–砂土界面耦合性试验与评价模型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4, 43(S1): 3557-3567. |
[12] |
单仁亮1,宋 威1,张书鹏2,刘 帅1,梁俊奇1. 巷道支护管索组合结构剪切力学响应精细有限元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4, 43(7): 1561-1579. |
[13] |
舒晓云1,2,田洪铭1,陈卫忠1,郭长宝3,朱珍德2,田 云4,李 喆5. 不同水平应力条件下层状软岩隧道开挖变形破坏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3, 42(S2): 4204-4215. |
[14] |
韦 实1,梁荣柱1,李忠超2,陈峰军3,邓成龙1,吴小建1,3,孙廉威3. 基于3D打印的PC工法桩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3, 42(S2): 4320-4332. |
[15] |
张亚妹1,2,孙 淦1,2,白晓宇1,2,闫 楠1,2,王永洪1,2,于龙涛3.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泥岩地基动力打入桩施工效应现场试验[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3, 42(S1): 3731-374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