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国内外优秀科技期刊范例专题培训班”在武汉成功举办 |
|
|
摘要 由中国科学院出版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武汉分会承办的“2012国内外优秀科技期刊范例专题培训班”于2012年10月25—30日在武汉湖北饭店成功举办。
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在国内期刊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与国内外优秀期刊相比,在办刊理念、体制机制、出版模式、经营模式、能力建设和战略规划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许多期刊的发展还远远没有突破传统出版思维模式和习惯的限制,不太适应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为帮助广大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学习、总结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科技期刊的办刊经验、最佳实践以及他们的成功发展模式与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办刊管理水平,中国科学院出版委员会决定举办范例培训班,并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列入《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2012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新人教[2012]8号文件),总计40个学时,计入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学时。
范例培训班邀请了十余位部门主管领导、业内知名学者、一线资深编辑出版专家为学员授课,分别从“如何做一名合格编辑、国际高质量学术期刊的若干特点、《Cell Research》的崛起之路、开放获取期刊(PLOS,PNAS的体制机制、质量控制机制及数字出版)、美国物理学会Physical Review系列期刊及《中国物理B》的发展、《Acta Materialia》的办刊之道、《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的实践与体会、科技期刊存在问题文献计量学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中、英文版编辑实践以及科技论文中英文表达特点与常见错误分析”等方面为学员进行了深刻的讲解。此次培训采取先老师授课,然后教学互动,即学员提问老师回答的形式,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来自中国科学院内外62个科技期刊的83位学员参加了培训并取得了结业证书。90余位学员和旁听生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达到60%。学员大部分是科技期刊一线的主编、常务副主编、总编、编辑部主任和骨干编辑人员,许多都是科技期刊业务主力军。
本次培训具有主题突出、课程设置前瞻适用、教学互动热烈、课堂纪律良好、师资水平较高、学员覆盖面广等特点。学员普遍反映此次培训班办得及时,管理到位;课程安排合理,内容丰富;教师专业,讲课生动;不仅学到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同时还结交了朋友,学员与授课老师建立了联系,为今后办精品期刊奠定了基础。通过结业考试、会议交流和学员代表肖唐华、唐 萌、张俊友等在闭幕式的发言,充分肯定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同时,学员们对培训班的办学住宿条件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会后,武汉分会张玉平副理事长和付少兰秘书长还组织了考察。培训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出版主管部门领导一直持续支持期刊研究会的继续教育活动,与此同时,我院科技期刊继续教育活动也受到了新闻出版总署人事司等部门的多次肯定和赞扬,研究会系列培训活动的课程设计和培训质量在业内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戴利华秘书长主持此次培训班的开、闭幕式,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战略情报处刘清处长致开幕词,武汉分会理事长佘诗刚总编在闭幕式上总结发言:编友欢聚“黄鹤楼”,范例培训尝甜头。师生互动精品刊,风雨同舟重交流。并强调范例培训班的特色突出:宏观与微观结合好,国外经验与国内办刊之道相辅相成妙!文献计量学分析与英文表达特色、常用错误具体探讨不可少,台上台下及时插问解答,学员精神状态饱满,提问踊跃,老师毫无保留地认真答复,中文刊与英文刊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总之,这次范例培训班有三好:内容交流与互动好、老师与学员好、培训班组织与服务好!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武汉分会)
2012年10月28日
|
|
|
[1] |
. 2025-S1目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0-0. |
[2] |
李宜宣1,2,邓守春1,2,江 堃1,2,李海波1,2. 甲烷燃爆压裂对储层渗透性的改造效果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124-133. |
[3] |
杜帅群1,湛正刚1,李 杨2,郑雪玉1,朱焕春2,袁宇坤2. RS堆积体的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21-30. |
[4] |
施 瑞1,2,温 智1,2,王 旭1. 考虑冻土–桩接触面流变效应的基础长期服役性能演变[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262-272. |
[5] |
崔哲森1,柴青平2,刘志龙3,王雪松4,袁增森1,徐振洋1,5,6. 爆堆块度分布对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影响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134-145. |
[6] |
徐世乾1,郭建春1,YOUNIS Rami2,卢 聪1. 基于嵌入式网格的裂缝性致密储层裂缝扩展模[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89-100. |
[7] |
周海孝1,2,高启栋1,2,王光耀1,2,王亚琼1,2,冷振东3,杨 庆1,2. 岩石钻孔爆破孔壁加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158-170. |
[8] |
郭延辉1,孔志军2. 高原冲湖积圆砾土本构模型参数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242-249. |
[9] |
张宜虎1,张立德2,赵 晓2,梁龙群3,刘 倩1,丁长栋1. 水封洞库防渗注浆工程量估算方法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42-50. |
[10] |
东 振1,2,3,陈艳鹏1,2,3,许 浩4,赵宇峰1,2,3,任 博5,陈 浩1,2,3,王 飞6. 中深层煤炭地下气化腔围岩热变形破坏机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74-88. |
[11] |
杜兆萌,刘天翔,程 强. 基于阶梯式渐进破坏的开挖顺层斜坡失稳范围计算方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171-182. |
[12] |
张敬一1,马 兵2. 既有建筑地下增层改造桩基承载特性离心模型试验[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219-229. |
[13] |
卢运虎1,2,张樱曦2,金 衍1,2,周 波2,3. 考虑钻井液封堵效应的破碎性地层井壁坍塌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10-20. |
[14] |
黄大维,卢文剑,罗文俊,陈 凯,陈后宏. 盾构施工对上部地层受荷变形影响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51-60. |
[15] |
姚荣涵1,张文松2,3,4,贾 磊2,3,4,王立冰1. 基于时空特性和深度学习的地铁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估算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196-20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