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外水压作用下大埋深隧洞围岩稳定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
张振杰
(山东大学 土建与水利学院,山东 济南 250061)
Analysis method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stability of deep-buried tunnel under high external water pressure
ZHANG Zhenjie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250061,China)
摘要 本文以滇中香炉山引水隧洞为工程背景,以室内力学试验、物理模型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系统地研究大埋深隧洞在高地应力和高渗压作用下的围岩非线性变形规律和外水压力的分布规律,开展高外水压作用下大埋深隧洞施工开挖与衬砌支护真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建立考虑渗透系数变化的应力–非达西流耦合分析力学模型,开发计算程序,提出大埋深隧洞防渗控制技术措施。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 开展香炉山隧洞深部围岩在不同围压与渗压条件下的渗流力学试验,揭示深部围岩的非线性变形强度特征、渗流力学特性和变形破坏模式,建立考虑渗压作用的非线性软化模型和围岩渗透系数变化经验方程。
(2) 自主研发深部隧洞流固耦合真三维模型试验系统和新型流固耦合模型相似材料,开展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下香炉山隧洞施工开挖与衬砌支护真三维物理模拟试验,模拟工程地质条件与隧洞开挖支护施工过程,获得隧洞在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变形以及衬砌接触压力和衬砌外壁所受渗压的变化规律,揭示大埋深隧洞围岩应力渗流耦合作用机制,为力学建模和数值分析提供科学指导。
(3) 基于Hoek-Brown准则和非达西流运动方程建立考虑渗透系数变化的应力–非达西流耦合分析力学模型,依托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典型洞段,开展不同衬砌厚度、衬砌渗透系数和地下水头下的隧洞解析计算分析,揭示大埋深隧洞在高地应力和高渗透压作用下的围岩非线性变形规律和衬砌所受渗压的分布规律。
(4) 依据建立的考虑渗透系数变化的应力–非达西流耦合分析力学模型,依托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编制高外水压作用下大埋深隧洞流固耦合三维数值计算分析程序,通过渗流力学试验验证计算分析程序的可靠性。
(5) 以滇中引水工程中的香炉山隧洞为依托,采用建立的高外水压力作用下大埋深隧洞流固耦合三维数值计算分析程序,通过数值计算揭示不同地下水头、衬砌渗透系数和衬砌厚度对隧洞围岩稳定性影响规律,提出考虑灌浆层厚度、灌浆层渗透系数、排水孔数量和排水孔深度等参数影响的防渗控制措施。
关键词 :
岩石力学 ,
大埋深隧洞 ,
物理模拟试验 ,
高外水压力 ,
变渗透系数 ,
非达西流 ,
应力&ndash ,
渗流耦合作用
[1]
东 振1,2,3,陈艳鹏1,2,3,许 浩4,赵宇峰1,2,3,任 博5,陈 浩1,2,3,王 飞6. 中深层煤炭地下气化腔围岩热变形破坏机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74-88.
[2]
王 强1,杨 郁1,宋 毅2,沈 骋2,赵金洲1,胡永全1,王玉丰1. 天然裂缝–断层带影响的页岩气拉链式压裂窜扰模型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146-157.
[3]
贾喜荣1,刘跃东2,3,4,刘 畅2,3,4,刘明银5,6,韩 丰7. 基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非线性Coulomb强度准则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1-9.
[4]
徐世乾1,郭建春1,YOUNIS Rami2,卢 聪1. 基于嵌入式网格的裂缝性致密储层裂缝扩展模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89-100.
[5]
魏旭雅,陈 祥,邵铭浚,雷顺宇. 基于应变控制的单轴循环加卸载下花岗岩变形破坏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113-123.
[6]
周海孝1,2,高启栋1,2,王光耀1,2,王亚琼1,2,冷振东3,杨 庆1,2. 岩石钻孔爆破孔壁加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158-170.
[7]
陈军涛1,2,3,喻军健1,2,李 果1,3,徐常龙1,2,范铭今1,3,王云昊1,3,焦 斌1,3. 含不同裂隙数量砂岩注浆前后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7): 1767-1781.
[8]
袁家好1,2,刘才华1,2,鲁祖德1,2,孙朝燚1,2,张 伟1,2. 节理岩体锚固拉剪耦合梁塑性模型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7): 1846-1856.
[9]
谭贤君1,刘显欢2,陈卫忠1,贾海梁2,郑培超1,3,刘 杰4,赵延兴5,肖红梅5,李娜娜6,赵晏强6. 深低温环境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进展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7): 1671-1694.
[10]
刘学伟1,2,刘云豪1,2,刘 滨1,2,王 赛1,刘泉声3,朱 磊1,朱元广1,2. 注浆裂隙岩体力学特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7): 1782-1799.
[11]
马恩临1,赖金星2,王万锋3,邱军领2. 考虑I–II型断裂韧度的隐伏溶蚀裂隙扩展突水机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7): 1808-1827.
[12]
郭允朋1,2,刘冬桥1,2,杨圣开3,王 炀4,李杰宇5,凌 凯1,2. 基于Logistic分布的脆性岩石应变软化损伤本构模型及其验证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7): 1828-1845.
[13]
邓远航1,2,3,迟世春1,2,3,闫世豪1,2,3. 堆石颗粒强度尺寸效应和应变率效应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7): 1950-1958.
[14]
冯瑞瑞1,毛灵涛1,2,李卿翔1,姚永洲1,宋红丽1 . 基于Williams级数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裂纹尖端定位方法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7): 1857-1868.
[15]
许海亮,袁舜鑫,宋义敏,安 栋,张润泽,刘玉欣. 基于变形增量的红砂岩单轴加载破坏短临预报方法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7): 180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