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彰明. 模糊分析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7,16(5):490~495
2 刘端伶,谭国焕,李启光等. 岩石边坡稳定性和FUZZY综合评判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17(2):170~175
3 夏元友,朱瑞赓. 岩石边坡稳定性多人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1999,7(1):46~53
4 刘沐宇,池秀文. 边坡工程稳定性判别的灰色聚类法[A]. 见:朱维申主编. 中国青年学者岩土工程力学及其应用讨论会论文集[C].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5 谢全敏,朱瑞赓. 岩体边坡稳定性灰色聚类空间预测方法[J]. 金属矿山,1997,(6):1~5
6 罗文强,龚 珏,晏同珍. 函数连分式渐近法在斜坡稳定性概率评价中的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18(3):300~302
7 林立相,徐汉斌.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可靠度方法[J]. 山地学报,1999,17(3):235~239
8 夏元友. 系统加权聚类法及其在滑坡稳定性预测中的应用[J]. 自然灾害学报,1997,6(3):85~91
9 冯夏庭,王泳嘉,卢世宗. 边坡稳定性的神经网络估计[J]. 工程地质学报,1995,3(4):54~61
10 夏元友,朱瑞赓,李新平. 基于神经网络的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估系统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1996,5(1):98~104
11 孙玉科,姚宝魁,许 兵. 矿山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工程地质学报,1998,6(4):305~311
12 陈新民,罗国煜. 基于经验的边坡稳定性灰色系统分析与评价[J]. 岩土工程学报,1999,21(5):638~641
13 杨志法,尚彦军,刘 英. 关于岩土工程类比法的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1997,5(4):299~305
14 刘沐宇,朱瑞赓. 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增1):1 075~1 078
15 史忠植. 高级人工智能[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6 刘沭宇. 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方法研究[博士学位文][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1
17 肖位枢. 模糊数学基础及应用[M].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2
18 钟诗胜,王知行,黄炽强等. 基于模糊相似优先的实例检索模型[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8,35(9):810~813
19 杜晓明,于永利,胡 晖. 一种基于案例的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9,21(9):45~48
20 汪培庄,李洪兴. 知识表达的数学理论[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1 Sah N K,Sheorey P R,Upadhyaya L N.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of slope stability [J]. Int. J. Rock Mech. and Min. Sci.,1994,31(1):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