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结有限层理论及其应用
梅国雄1,2
(1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南京 210009) (2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所 南京 210024)
CONSOLIDATION FINITE LAYE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Mei Guoxiong1,2
(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gy,Nanjing 210009 China) (2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Nanjing 210024 China)
摘要 本文对固结有限层理论这一课题,从理论到方法,到工程实践的最终应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主要内容如下: (1) 将有限层法运用于固结问题,推导了三维横观各向同性地基土比奥固结有限层求解格式,并编制了有限层程序,计算结果同理论解相当吻合; (2) 根据e-p曲线和e-logp曲线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一种简单实用的计算土体非线性弹性模量的关系式; (3) 提出了非均匀介质有限层法,并将上述计算土体非线性弹性模量的表达式运用于有限层法,进而把有限层法推广到非线性问题的求解; (4) 将1,3合并,从而将有限层法推广到求解非线性固结问题; (5) 对比奥固结问题本质的作了进一步解释,认为比奥固结问题的本质是动态的有效应力原理,同时严格证明了; (6) 提出了一种具有广泛性的且在某种程度上能反应软化的广义荷载传递函数; (7) 并将上述研究结果运用到单桩和群桩的求解,建立了可考虑固结的非线性桩基求解模式,并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层程序; (8) 建立可考虑固结的基坑工程开挖问题有限层求解模式; (9) 从机理上解释了在线性或近线性加载情况下,沉降—时间曲线呈现为“S”形,据此提出了预测沉降随时间发展的新方法; (10) 分别从本构关系和固结理论出发,严格证明了在线性或近线性加载情况下(这和一般土建工程施工过程相类似),沉降—时间曲线呈现为“S”形; (11) 对两个工程实例进行了大型现场测试研究与对比分析。
关键词 :
比奥固结 ,
有限层 ,
非线性弹性模量 ,
非均匀介质 ,
有效应力原理 ,
软化 ,
广义荷载传递函数 ,
桩基工程 ,
基坑工程 ,
沉降预测 ,
现场测试
[1]
郝增明1,白晓宇1,闫 楠1,刘俊伟1,张启军1,2. 土岩二元深基坑钢管嵌套桩支护协同受力特性现场试验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9): 2515-2532.
[2]
杨 柏1,2,肖世国3,覃 超2,杨源浩2,石青叶2. 下伏溶洞顶板厚度对桩基承载特性影响模型试验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1): 236-247.
[3]
孙 涛1,陈振勋1,刘 杰1,2,杨渝南1,2,庹明民1,胡源聂弘1. 珊瑚砂地基HSCA膨胀桩侧阻提升效应试验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1): 248-260.
[4]
崔 岚1,廖哲贤2,盛 谦1,郑俊杰3,周亮梅1. 弹性模量跌减效应下应变软化围岩开挖力学响应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4, 43(S2): 3907-3922.
[5]
孙九春,吴圣伟,曹 虹.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深基坑支撑轴力优化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4, 43(S2): 4000-4008.
[6]
陈 晨1,涂 园2,闻敏杰2. 桩基承载力多点动测法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4, 43(S2): 4072-4084.
[7]
徐志军,田江涛,王云泰. 基于透明土试验的带承台缩径基桩承载力的可靠度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4, 43(S1): 3151-3160.
[8]
吴泽坤1,白晓宇1,孙 淦1,王凤姣1,闫 楠1,董旭光2. 多循环荷载下BFRP抗浮锚杆锚固性能现场试验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4, 43(9): 2314-2328.
[9]
高紫阳1,2,3,李嘉明1,王 军1,2,4,按打日拉1,2. 絮凝–分级式水平排水板真空预压法处理工程废泥浆试验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4, 43(9): 2329-2340.
[10]
谷 川1,2,3,杨益挺1,4,秦 伟1,2,5,王 军1,2,4,刘龙庆1,5,余 楠1,3. 不同初始固结度欠固结软土中单桩负摩阻力模型试验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4, 43(8): 2042-2055.
[11]
李 帆1,2. 高地应力条件下高边墙洞室劈裂破坏机制分析方法与工程应用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4, 43(8): 2082-2080.
[12]
廖 进1,2,兰春晖1,2,吴勇桃1,2,刘 镇1,2,周翠英1,2. 红层软岩软化的微–细–宏观界面关联过程与跨尺度级联效应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4, 43(5): 1241-1254.
[13]
谈博海1,姚 囝1,2,杜 键3,孙明伟3,刘 海4,关文超1. 膨胀型浆体注浆锚杆拉拔力学特性及损伤失效机制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4, 43(12): 3058-3069.
[14]
李 强1,贾海梁1,杨更社1,杨 柳2,杨春梅1,刘显欢1. 夹冰裂隙岩体的压缩破坏响应与热融软化效应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4, 43(1): 103-119.
[15]
牛婷婷1,2,3,吴富敏1,张智超4,陈志雄2,丁选明2. 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X形桩桩网复合地基累积沉降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4, 43(1): 23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