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具有软弱结构面的岩基非线性分析 |
| 卓家寿 王荫堂 |
| (华东水利学院工程力学系) |
|
|
|
|
摘要 大型工程中,复杂地基(夹有夹层、节理、裂隙和断层等软弱结构面)对上部结构的抗滑稳定,应力和位移的分布等往往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在今天,进行复杂地基受力分析研究已受到普遍的重视,随着高速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计算技术的发展,运用有限单元法进行这种研究亦已成为可能。本文在试验资料的基础上,从弹塑性和断裂的观点出发,针对岩石和混凝土一类材料的具体情况,建议采用下列三种模型,即:1)“低抗拉弹塑性模型”,2)“断裂模型”,3)“组合模型”。而对于软弱夹层则采用“不抗拉弹塑性模型”。并分别建立了非线性本构关系,文中还介绍了有限元算式和“变Kp迭代法”,最后还附有工程计算实例。
|
|
|
|
| [1] |
. 2025-S1目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0-0. |
| [2] |
贾喜荣1,刘跃东2,3,4,刘 畅2,3,4,刘明银5,6,韩 丰7. 基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非线性Coulomb强度准则[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1-9. |
| [3] |
卢运虎1,2,张樱曦2,金 衍1,2,周 波2,3. 考虑钻井液封堵效应的破碎性地层井壁坍塌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10-20. |
| [4] |
杜帅群1,湛正刚1,李 杨2,郑雪玉1,朱焕春2,袁宇坤2. RS堆积体的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21-30. |
| [5] |
平 琦1,2,3,胡 薇2,3,孙施佳2,3,后健民2,3,钱 明2,3,刘子训2,3,孔德龙2,3,孙 栋2,3,陈瑞洋2,3. 弱酸液腐蚀下砂岩物理特性和冲击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31-41. |
| [6] |
张宜虎1,张立德2,赵 晓2,梁龙群3,刘 倩1,丁长栋1. 水封洞库防渗注浆工程量估算方法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42-50. |
| [7] |
黄大维,卢文剑,罗文俊,陈 凯,陈后宏. 盾构施工对上部地层受荷变形影响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51-60. |
| [8] |
吴爽爽1,2,董俊利3. 基于变形演化特征呷爬滑坡预测预警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61-73. |
| [9] |
东 振1,2,3,陈艳鹏1,2,3,许 浩4,赵宇峰1,2,3,任 博5,陈 浩1,2,3,王 飞6. 中深层煤炭地下气化腔围岩热变形破坏机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74-88. |
| [10] |
徐世乾1,郭建春1,YOUNIS Rami2,卢 聪1. 基于嵌入式网格的裂缝性致密储层裂缝扩展模[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89-100. |
| [11] |
刘大瑞1,范 刚1,林子钰1,李从江1,杨兴国1,2,周家文1,2. 冰岩崩碎屑流堵江及溃坝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101-112. |
| [12] |
魏旭雅,陈 祥,邵铭浚,雷顺宇. 基于应变控制的单轴循环加卸载下花岗岩变形破坏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113-123. |
| [13] |
李宜宣1,2,邓守春1,2,江 堃1,2,李海波1,2. 甲烷燃爆压裂对储层渗透性的改造效果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124-133. |
| [14] |
崔哲森1,柴青平2,刘志龙3,王雪松4,袁增森1,徐振洋1,5,6. 爆堆块度分布对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影响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134-145. |
| [15] |
王 强1,杨 郁1,宋 毅2,沈 骋2,赵金洲1,胡永全1,王玉丰1. 天然裂缝–断层带影响的页岩气拉链式压裂窜扰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5, 44(S1): 146-157. |
|
|
|
|